CST設置提高仿真精度的問題
最近對比了一下HFSS和CST仿真可信度的問題有些疑惑。我做了一個20*30左右的超寬帶天線,實測結果和HFSS 仿真結果比較接近,但和CST差得比較多,另外一個400*300左右的超寬帶天線,實測結果和CST仿真結果非常接近,然后又用HFSS和CST分寫仿真了幾款天線,有些兩者結果仿真基本一致,但有些就差的比較多,請問有高手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么?不甚感激!還有就是CST advanced training 中有提到Large Problems 推薦使用Transient求解,Small Problems推薦使用Frequency Domain求解,請問Large和Small是怎么定義的?
電大電小是根據(jù)波長定義的,也就是結構尺寸相對于波長的比值
仿真結果要進行多次仿真才能看到最終趨勢,如果用的是D版就會出現(xiàn)兩次仿真結果差異,這是正常的,一般重復三四次結果就會比較穩(wěn)定
另外,不同結構的仿真,兩個軟件各有優(yōu)勢
除此之外,cst和hfss仿真模型的創(chuàng)建,邊界條件的設置都略有不同,所以很難說是軟件問題,還是你設置上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了,我們做的耦合器的實際產(chǎn)品和HFSS仿真的結果差不多,和CST有差距,這個應該和具體的模型有關系,我認為你選用一個軟件,再用應一個軟件驗證結果就行。
謝謝兩位的回答 看來這個問題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謝謝!
“仿真結果要進行多次仿真才能仿真才能看到最終趨勢”?,這個什么意思,有些不明白,是要重復仿真幾次么? 應該是只要迭代結果收斂,滿足之前設定的結束條件,各次仿真的結果就應該差不多吧。
我覺得應該是隨著迭代次數(shù)的增加,對收斂精度的要求 從而結果就會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