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 MWS波導端口的問題
我準備設計的是一個微帶巴倫,由共面波導轉耦合微帶線并實現(xiàn)50歐姆-200歐姆的阻抗變換,現(xiàn)在出現(xiàn)個問題,就是運行時老是報錯“Waveguide for port number 2 is too short. The Waveguide must be homogeneous for at least three mesh planes along propagation direction. ”我查了一下,看到cst版版主有篇文章講了這是由于波端口前默認的三個等長度網格的劃分區(qū)間不夠造成的,所以我加長端口2前的耦合微帶線長度,但是無論加多長都會報錯,我就納悶兒了,難道是我理解錯了?
由于我剛開始使用cst,所以還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我這個巴倫的兩個端口分別是50歐姆和200歐姆,所以我的端口一應該加阻抗為50歐姆的波端口啊,而端口二應該加200歐姆的波端口對不?但是我發(fā)現(xiàn)cst中的端口是不能設置阻抗的,即使在求解里有個位置可以設置阻抗,但是也不能分別設置兩個不同的阻抗,請大家解答一下吧?謝謝!
我把截圖和工程文件都傳上來了,請大家給看看...
再貼一個計算過程中的圖....望高手解答一下啊,急....
這是在計算過程中的一幅圖,正在計算端口2,但是計算端口1是沒有這個現(xiàn)象的,我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說這個結構的一端口是接地共面波導端,而二端口是耦合微帶線端,對于一端口加的波端口方法及大小我是按照cst 基礎中規(guī)定來設置的,而對于二端口的耦合微帶線端口是我自己覺得和第一端口差不多,就也那樣設置的,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附上這種類型巴倫的文章...
應該是端口2的面太小了,把它該大一點就行了。
我也試過,應該不是這個問題,現(xiàn)在我把二端口改成離散端口了,阻抗設為200歐姆,結果還可以,就是不知道這樣設置對否?
應該是可以的。
很簡單,因為端口2的方向反了……。
今天事情不多,可以研究一下你的模型。
把端口2反向調整,仿真得到的S參數(shù):
看得出來,仿真很不理想。那么,就有下面這幾個問題:
1. 為什么要使用Open Add Space邊界?在不涉及遠場計算的情況下,增大邊界使得計算區(qū)域變大,浪費時間和資源。改為非遠場邊界,網格效果會好很多。
這是使用Open Add Space邊界時端口2的局部網格視圖。很明顯,因為仿真區(qū)域太大,為了照顧整體網格劃分屬性,端口處傳播方向上看不到“加密”的網格線。
這是使用Conducting Wall邊界條件(邊界全方向延伸1(surrounding space)),全局網格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端口2處的網格視圖。對比一下,這張圖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端口傳播方向上(Y軸方向)系統(tǒng)自動加密得到的三條網格線。Y方向上總共7條網格線,使得端口2在傳播方向上有3個相同的網格屬性(homogeneouse mesh plane)
使用上面的網格屬性仿真得到的S參數(shù)就平滑很多:
上面的仿真總網格數(shù)160740,全局網格屬性"20, 10, 20",最小網格步長0.1,在我的工作站上耗時18分鐘;如果修改全局網格屬性為"10, 10, 10",總網格數(shù)不變,最小網格步長0.183333,仿真結果不變,仿真耗時15分47秒。
弱弱的問一下斑竹:為什么是朝里的方向?跟朝外的有什么本質區(qū)別?
哦,比方說,一棟樓房著火了,消防員會把消防噴頭背向著火點滅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