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 MWS中求解頻率設置對仿真速度和準確度的影響
摸索了一段時間,不太明白,幫助文件里沒能找到類似的問題。我的問題是:
1.若都是200%的帶寬設置,且都從0頻開始,比如0-10G,和0-20G,那么對于0-10G內的結果,前后兩個設置的計算結果哪一個更準確?
個人覺得后一個更準確,因為0-20G的設置系統自動剖分的網格數要多得多。但CST的卷一卷二認為求解頻率不要過寬,也就是說對于0-10G的結果而言,0-20G的設置范圍就太寬了,所關心的頻帶太寬,會導致結果并不準確。
2.如果我需要計算并查看0-40G的帶寬,但由于個人電腦配置問題無法支持如此龐大的網格剖分,有沒有什么不升級硬件的辦法可以定性地查看?比如HFSS里可以采用分段掃頻的辦法來對UWB進行仿真。
我也遇到到過這樣的問題,希望哪位大牛解釋一下!
首先,我們要來規(guī)定一下前提,就是網格的設置里是10/10/10不變的話。且在10/10/10的網格設置下,0-10G的仿真結果收斂可信。(如果不規(guī)定前提,討論沒有意義)
那么我可以說0-10G和0-20G中0-10G部分的結果應當吻合,因為已經收斂的結果,就算有“區(qū)別”,也是“很小”的區(qū)別,在這里請恕我無法量化,但是既然收斂,那么至少滿足自適應網格加密能夠收斂的條件。
而樓主所述的0-20G中0-10G的結果可能會準確,則應當是基于在10/10/10的網格設置下,本身0-10G的結果就不收斂的前提,那么我可以建議樓主,將0-10G仿真的網格加密到收斂,這樣你0-10G的結果應當與0-20G中0-10G的結果吻合。
樓主的電腦假如無法用CST計算0-40G的問題的話,那我很好奇,您用HFSS試過0-40G嗎?真的可以嗎?HFSS的網格數目隨頻率可是呈2次方上升的,非線性。而且假如真的用HFSS仿真0-40G,樓主打算多大頻率取一個點呢?我基本可以想象的是,這個時間應該是按天算吧。
1.首先說明下,網格總數是與網格設置里面的lines per wavelength非常相關的,而這里的wavelength是與最高頻率想對應的,因而如你所說020G的時候網格數會比010G多得多,因而它確實應該算的更準。而至于你后面所說的020G關心的頻帶太寬,因而不準的說法,有問題。首先要說明的是CST是基于FIT的,是時域算法,因而不要把HFSS里面用的頻域算法的一些觀念搬移過來,這會導致很明顯的錯誤。CST的計算精度只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模型離散化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即mesh,另一個是時域到頻域傅里葉變化產生的誤差即Accuracy(原因請查看CST微波用戶全書卷二,每個算例里面都講了)。因而只要你設置的Accuracy一樣,就不存在你所說的情況。而且CST通常建議將觀察的頻帶設置的寬一些(>20%)這樣反而更有利于提高CST的計算速度。
2.對于你說的分段掃頻,我同意2樓的觀點,在CST中都沒法算,你再HFSS中更別想算到40G。不過你可以看一下低頻段的變化情況,如1中所說,網格數受最高頻率影響,因而你可以看020G的或者其他頻率的實在不行還是用工作站或者分布式運算吧
還有一個疑問,CST微波工作室用戶全書中提到主流的電腦都可以算到100個波長,你的尺寸是太大了還是頻率范圍設置的有問題?
非常感謝你的回復和分享
關于0-10G和0-20G的準確度,相信你講的是正確的。因為一開始我沒有考慮到最高頻率改變而lines per wavelength不變時,所導致的網格總的劃分帶來的影響。
我嘗試了0-10G和0-20G,在專家系統自動劃分的網格基礎上分別用自適應算到收斂,在0-10G的結果確實是有區(qū)別,但區(qū)別很小,S參數的差別在1dB之內。
HFSS試過0-10G,可以算,要分很多段,繁瑣而且費時,精度沒有保證。
非常感謝你的講解,受益頗多
應該是天線的尺寸太大,頻率范圍設置0-40G時,自動劃分的網格達到了1億4千萬...
工作站在老校區(qū),來回要4小時車程,有些麻煩,看來實在不行也只能這樣了...
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