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結(jié)果和文獻總有出入,請大家?guī)兔纯础?/h1>
來源:edatop
更新時間:2024-09-24
閱讀:
仿照一篇文獻建好模型,s參數(shù)曲線總和文獻結(jié)果有出入。根據(jù)文獻采用的周期性邊界條件,一對電壁,一對磁壁。采用波端口激勵,我覺得是端口設置的問題,總不得要領,差那么一點,不知如何設置才能保證模式在端口處匹配。
希望得到大家?guī)椭?p class="mwqa">最大的差別就是文獻的數(shù)據(jù)里S21參數(shù)在接近12GHz位置有一個小峰,可我怎么也模擬不出來。另外S21的值也差別太大了。
我傳上我的模型,希望大家能幫我找出問題的所在。
難道沒有人愿意幫助么?
給點提示也行???自己能考慮到的因素都試了,實在沒招了。
文獻用的是CST軟件,但軟件不同差別也不至于這么明顯?
12GHz位置有一個小峰,為什么模擬不出來?
另外S21的值差別太大了會是什么原因引起呢?
仿真和不一樣是正常的
如果相差太大,就要考慮結(jié)果是否收斂了
我想
總算有人關注了,表示感謝。
作為初學者,而且還不是科班出身,我覺得先學著仿真別人的結(jié)果應該是捷徑吧。
模擬結(jié)果越接近說明對方法和設置掌握的越好,才能保證自己以后的工作越準確。
收斂的因素我考慮了,不知是否還有其它因素我沒考慮到。
其實,之前我也一直懷疑這個問題,就是仿真值和實測值不一致的問題。
直到前幾天買了一臺網(wǎng)絡分析儀回來玩玩才發(fā)現(xiàn),就是那么回事,如果仿真值跟實測值一樣才不正常呢!
為什么?其實,儀器測試是要校準的,校準件和儀器的饋點或者說測試夾具總會有不同的。就這個例子,饋電要怎么實現(xiàn)還是個問題。
仿真同樣對端口做很多等效處理的。
總結(jié)一句,不管是仿真,還是實測,端口都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兩者的結(jié)果差異也正是由此引起的!
只有對仿真、測試結(jié)果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才是對的!
如果能做到在仿真(測試)之前能夠判斷Mag(S11)的大致曲線,那么你就是牛人!
文獻給出?
kaNKAN
文獻也未必是對的
仿真與實測也不是一致的